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4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4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4
课题:《诗经》两首(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能记住《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理解诗歌的含义。 2、反复朗读,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体验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学习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含义,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2、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比兴手法的运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 90 页内容,阅读《随堂训练》67 页内容,对《诗经》概念、体例、表现手法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它有哪些别名?你从《随堂训练》上还了解到它的哪些知识?诗经六艺:“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现代:“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诗经章法: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六经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 实主义各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2、完成《随堂训练》67-68 页字词梳理 1-6 题二、问题导学1、从《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诗经的重要载体,《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奔放,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请回忆初中时学过的《关雎》和《兼葭》。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2、通读《静女》,试翻译全诗。3、说说诗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你认为他们是不是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能想像得出小伙1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 第1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