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导学案一、【课前准备】赤壁赋可是东坡在黄州时期的大作,进入此篇文学名作前,有几件工作请先预备好:(一)何谓赋(国学常识第 103 页、康熙语文高手 4-09-p.85)《 汉书‧艺文志 》:「不歌而诵者谓之赋。」《文心雕龙‧诠赋》:「赋者,赋也;铺釆摛文,体物写志。」「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1.性质:赋,为中国文学所独具之文体,介于「诗」与「文」之间。 (半诗半文,属于古诗之流,有韵之文,不被管弦,谨供讽诵,篇幅较诗经长。)2.发展:赋,源出于诗,创始于楚辞,肇名于荀子,大盛于两汉,唯美于六朝,式微于唐宋。3.體裁:介於「 」與「 」之「□韻文 □非韻文(勾選)」,為辭賦之通體。4.流變:戰國時期以「 」為主,是「 」與「 (who)」賦篇而產生的文學作品。兩漢之賦稱為「 」或「 」,鋪陳成文,漢賦四大家為:「 」、「 」、「 」、「 」。魏晉南北朝受「 」的影響變為「 」,因其注重駢儷,內容則改以「 」為主流。唐時科舉受「 」影響變為「 」,已毫無內容。。至宋,受「 」的影響,變為「 」,為避免與[陸機所作文賦 ] 相歧混,又稱「 」。5.散賦:「 」時代受產生的一種文體。* 內容主於「 」,句式「 」,駢散兼用,押韻「□如詩但比較自由 □不用押韻(勾選)」,化典重為流利,抒情寫景,不僅句法極近散文,通篇更以散文的氣勢貫串著。* 去西漢古賦之鋪張揚厲,滅六朝俳賦之對偶藻釆,異於唐賦之整飾嚴密,意趣若詩而流暢自然,幾與「古文」無別者也。Ps.請說明何謂古文: 。 ◎赤壁賦中可見“賦”的形式* 賦的形式:序、本體、亂,並且以「 」為通體。(請摘錄原文作答)* 序 :交代時間、地點和人物=>* 本體:中段蘇子與客之對話以及發議論的結尾部分=>蘇子問曰: 客曰: 蘇子曰:* 亂 :為全文結語,本文則省略此段。★赤壁賦一文的風格特色:駢體交錯運用,有對偶,有排比,形成散駢並用的特點。押韻靈活多變,並打破了一般駢文不用虛字和連接詞的特點。★前赤壁賦之筆法:1.以「 」為背景,以「 」為主線穿梭成文。2.藉「 」之事發端,以風月為喻,鋪陳「 」之理。3.以「 」與「 」問答成文,卻以「 」的人生態度作結。◎請列出中國文學中不是詩歌但用韻的文體: (二)「蘇東坡的《黃州三赤壁》」1-2.前後赤壁賦 3.【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