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功和能概念规律理解指导1. 功的原理(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机械功的原理,简称功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任何机械都能适用。在考虑摩擦力和机械本身重力时,功的原理可以表述为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W 总等于有用功 W 有用与额外功 W 额外之和,因此,功的原理可表示为 W 总=W 有用+W 额外(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却能获得其他好处。首先,可以省力,换言之,可以由较小的力获得强大的力。人们可利用简单机械将整座楼移走。正是因为简单机械有这种作用,所以阿基米德才发出“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其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省时间,有了圆规(属于轮轴)才可能画出很正规的圆;有了旋转铅笔刀(也是轮轴),才能很快削出很规整的铅笔;有了刀(斜面)、剪钳(杠杆)、扳手(轮轴),才能使我们很快地做好日常各种工作。第三,可以让人们工作得方便,我们天天都要升国旗。试想,如果不用定滑轮,我们能简便地使国旗沿旗杆冉冉升起吗?没有楼梯(斜面),我们能方便地上到楼上吗?使用机械可以改变动力地大小、方向和动力作用点移动地距离,使用机械还可以改变做功地快慢,使用机械还能比较方便地完成人们不便直接完成地工作等。正因为简单机械有许多作用,它帮助人们去生活、学习、工作,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以尽管它不省功,人们还是经常地使用它。2.关于功和能(1)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各种物体都具有能,只是能有不同种的形式。我们已经学过,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我们人会对外界做功,同样具有能量——存储于体内地化学能。(2)功和能的转化:做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改变,下面我们以“人将重物举高”这一生活现象为例,做出这一过程的流程图。除了“人将重物举高”这一生活现象,大家可以将日常见到的如“子弹在枪筒中的发射过程”、“汽车启动加速行驶”等许多现象,同学们可以自己画出这些现象发生过程中功用心 爱心 专心1和能变化的流程图。 通过对这些现象及对应流程图的分析,可以发现任何做功的过程必然存在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时,有另一种形式能量的减少,这种增与减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