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

2012高中历史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1/2
2012高中历史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2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 28 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学素材第 29 课◆ 阅读与思考 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挥子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觉得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关键。◆ 解析与探究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加速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加速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如强。信息工业是知识密集型工业,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差别日益被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所代替“白领”“蓝领”的差别正在逐渐消失。◆ 自我测评 1.(1)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经济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务,只有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为教育发展提供各种物质条件,教育离不开经济建设,经济投入的多少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要适应经济的发展,适时作出调整。(2)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 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连接:教育事业的发展 1.扫盲教育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②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③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措施:① 1950 年召开的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开展扫盲教育,与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相配合。② 1982 年,宪法规定,国家要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③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到 20 世纪末,要求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义务教育 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措施:① 1986 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 90 年代以来,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③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 成效:到 2000 年底,中国实现了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3.高等教育历程:建国初,旧中国遗留高等院校的改造和调整参照苏联,忽视中国实际情况。1958年,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教育大革命”1961~1963 年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