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 10 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梳理1.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 。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 的限制。2.表现(1)民间出现办厂的热潮,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2)企业由_向_扩展。3.影响: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二、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原因(1)内因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_,为民族_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 _和海外华侨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群众性的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_、提倡_的群众运动。(2)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1912一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数量470家和新增资本1.3亿元。(2) 和纺织业发展最快,_、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_等。3.结局:一战结束后,_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三、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前期发展较快(1)原因:国民政府开展“ ”,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表现:1927一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①原来的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_和橡胶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②制碱工厂制造的碱,出口日本和_。2.抗战时期日益萎缩(1)原因:侵略者的掠夺和官僚资本的压榨。(2)表现①在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毁或者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军采取“ ”办法,将民族企业整个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_,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3.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1)原因①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 》,美国商品大量涌人中国市场,排挤国货。② 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③国民政府不断增加 ,滥发 ,通货急剧膨胀。用心 爱心 专心(2)表现:民族工业陷人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重点突破1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后的 19 世纪末。原因: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大大加强对华资本输出,从而进一步分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劳动力和市场条件。甲午战争后,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财政困难,为了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领导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2.对“实业救国”的评价⑴“实业救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