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学案一、考试说明要求二、学习过程【知识链接】 “84 消毒液”。【实验设计】84 消毒液的制备,【反应原理】一、定性分析:【实验设计I】刘星同学为证明 84 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设计实验如下: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向 4 mL 0.5 mol/L 的亚硫酸钠溶液,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知道是否发生下列反应:SO32-+ClO-= SO42-+ Cl-,说明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你能否想办法再设计实验来证明?观点一: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具体的方法:观点二: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实验设计II】夏雨同学看到某品牌 84 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勿用于铝、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提出问题】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能氧化碳钢制品?设计以下实验探究过程:用烧杯取少量消毒液样品,将一颗光亮的铁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对可能产生的现象有如下假设假设①:有明显现象; 假设②:无明显现象。 (1)基于假设①,结论是铁钉被腐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2)基于假设②,结论是 ,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叙述实验操作: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4)该消毒液敞口久置消毒液将失效,那么最终的成份是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其中的主要的阳离子 。二、84 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原理】【问题 1】指示剂为 ;终点的颜色变化: 。【具体操作】准确移取 20.00 mL 84 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6 mL, 3mo1·L-1的 H2SO4溶液和 10 mL 10%的 KI 溶液,加盖摇匀,于暗处放置 5 min 后,取出加 20 mL 蒸馏水,立即用 0.002 mo1·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后,再加入 2.0 mL 淀粉溶液,继续用 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问题 2】滴定管的选择——滴定管使用:【问题 3】如何将碱式滴定管内的气泡排出?【问题 4】滴定操作中要注意点:【问题 5】做本实验时特别强调反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原因是:数据的取舍:分析夏雪同学第一次操作出现较大的误差的原因: 【课堂练习】练习 1:校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