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读“下面的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 2~3 题。2.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岩石为沉积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B.②景观中岩石属于岩浆岩,岩层结构清晰C.③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D.④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3.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②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受流水侵蚀作用强烈C.③景观中,冰川侵蚀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D.④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4.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5.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 )A.岩石表层的崩解破裂——流水的侵蚀作用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的侵蚀作用C.金字塔毁“容”——雨水的侵蚀作用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风力的侵蚀作用6.图甲是“护送 2008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乙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7.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下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8~9 题。8.该地区的盛行风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9.此处地形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在成因上与外力作用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 10~11 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 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 b 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 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 d 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在 c 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 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二、综合题12.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