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时间的脚印》—陶世龙《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一、内容简介: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究自然奇妙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二、作者简介:陶世龙1929 年 4 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 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 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加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讨论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1949 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陶世龙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1980 年参加中国科协科普考察团赴美国考察,此后致力于科普创作事业,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讨论。参加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编辑出版了《中华文化纵横谈》。三、学习方法:(1)关注说明内容;(2)关注生动说明;(3)关注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四、思维导图:(1)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2)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3)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4)逻辑顺序:根据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都属于逻辑顺序。五、原文及标注: 《时间的脚印》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1)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2)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3)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4)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