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版本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初步比较——以“生命的物质基础”为例姚震英 高中生物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于 2004 年 9 月起在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四个省级实验区实施,生物学科配套的实验教科书有五个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江苏版);河北少儿出版社(以下简称河北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以下简称中图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下简称浙江版)。由于版本众多,而且每一版本处理同一知识内容时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十分困惑。为此,笔者就 “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在人教社旧版①和人教社过渡版②教科书以及五个版本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以便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人教社旧版及过渡版中的呈现比较 “生命的物质基础”的主要知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其编写方式在教科书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人教社旧版到过渡版的编写里就有了一次较大的变动(见表 1)。 二、“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五个版本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的呈现比较 1. 在章节编排位置上的比较 人教社过渡版依据生物体由微观→宏观的发展体系编写,已相当完善。五个版本新课程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又都不同程度地有了一些新的突破(见表 2)。 2. 与人教社过渡版相比增加的主要内容 五个版本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所增加的主要内容详见表 3。 从表 3 可以看出,其共同特点是:从离子和分子的角度更好地解释了化合物的功能;从生物大分子骨架的组成解释了碳元素是构成生物最基本元素的原因;设计了探究活动和探究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三、五个版本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特色比较 1. 以不同的形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四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实验区使用的第一批教材,五个版本都非常注重突破传统理念,百花齐放,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更合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培养科技意识和系统分析能力等方法,逐步实现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