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时 离子反应发 展 目 标体 系 构 建1.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2.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方法。能运用化学变化规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类别① 强酸:H2SO4、HCl、HNO3等② 强碱:NaOH、KOH 等③ 绝大多数盐。① 弱酸:H2CO3、CH3COOH 等② 弱碱:NH3·H2O 等③ 水电离方程式①H2SO4:H2SO4== = 2H + + SO ②KOH:KOH == = K + + OH - ③CaCl2:CaCl2== = Ca 2 + + 2Cl - ①CH3COOH:CH3COOHCH3COO - + H + ②NH3·H2O:NH3·H2ONH + OH - 特别提醒(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及电解质的溶解度都没有必然联系,只与电离程度有关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按如图装置做实验,比较 0.1 mol·L-1的盐酸和 0.1 mol·L-1的醋酸溶液导电性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有这种差异?[提示] 实验表明,一定体积的 0.1 mol·L-1的盐酸比同体积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导电性强。这是因为氯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而醋酸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因此相同体积的 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所含有的 H+的浓度不同,所以两种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样。二、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2.离子反应发生条件(1)在溶液中进行的离子互换形式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中自由离子数目由多变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生成难溶物质(如 BaSO4、CaCO3、CuS 等);② 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③ 生成挥发性物质(如 CO2、H2S 等)。(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或较强的物质相遇,转变为还原性和氧化性较弱或弱的物质。即强氧化剂转变为弱还原剂,强还原剂转变为弱氧化剂。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意义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书写步骤(以 Na2CO3与盐酸反应为例)微点拨: (1)微溶物处于澄清状态(如澄清石灰水)时写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状态(如石灰乳)或在生成物中出现时写化学式。(2)强酸的酸式盐全部拆开(如 NaHSO4拆成 Na+、H+、SO),弱酸的酸式盐中的酸根阴离子不能拆开(如 NaHCO3拆成 Na+、HCO),碱式盐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