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1单元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第一册化学教学案

高中化学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1单元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第一册化学教学案_第1页
1/7
高中化学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1单元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第一册化学教学案_第2页
2/7
高中化学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1单元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第一册化学教学案_第3页
3/7
第 2 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发 展 目 标体 系 构 建1.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2.能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基于化学原理进行解释和推断。一、物质的检验1.NH 的检验(1)实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 2 mL NH4Cl 溶液,再加入 2 mL NaOH 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 pH 试纸)靠近试管口:① 观察到的试纸颜色变化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Cl + NaOH ===== NaCl + NH 3↑ + H 2O。(2)方法总结:取少量待测液,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有 NH。2.Cl-的检验(1)实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 KCl 溶液,再滴加几滴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 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 + AgNO 3== = AgCl↓ + KNO 3。(2)方法总结:取少量待测液,加入少量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含有 Cl-。3.SO 的检验(1)实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 K2SO4溶液,再滴加几滴稀盐酸和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SO4+ BaCl 2== = BaSO 4↓ + 2KCl 。(2)方法总结: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先加入过量稀盐酸,无现象后再滴加 BaCl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 SO。先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排除 Ag + 、 SO 、 CO 等离子的干扰。微点拨:检验下列离子时,一定注意下列问题:(1)NH:加入 NaOH 溶液后必须加热,才能使生成的 NH3逸出。(2)SO:必须用稀盐酸酸化,以防 CO、HSO、SO 的干扰。(3)Cl-和 SO 共存时,应先检验并除去 SO,再检验 Cl-。4.焰色反应(1)定义: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2)操作(3)几种金属的焰色:① 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② 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4)应用:① 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如鉴别 NaCl 和 KCl 溶液。② 利用焰色反应制节日烟火。微点拨: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5.现代分析方法(1)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 C、H、O、N、S、Cl、Br 等元素。(2)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1单元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中第一册化学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