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和重要价值、初步认识湿地等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利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材助读】1.湿地资源的主要问题湿地数量在减少,质量在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2.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3.洞庭湖萎缩的后果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洪涝灾害日趋严重,断航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4.结合教材,归纳我国湿地资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围垦、污染、过度开发利用等。5.在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林、退田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防止湿地水污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生态移民等。预习反馈: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A.湖泊 B.稻田 C.水库 D.大陆架参考答案:D讲评策略:从湿地的特征角度引导学生作答。2.湿地的共同特点是A.地表常年有水 B.地表经常有水 C.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D.地表无水参考答案:C讲评策略:从湿地的基本概念出发进行分析。3.湿地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它可以A.调节气候 B.调蓄洪水 C.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D.保护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C讲评策略:注重 关键词“肾”的主要功能。4.洞庭湖湖面面积从 1825 年的 6000 平方公里萎缩到 1995 年的 2625 平方公里,其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水量减小 B.泥沙淤积,湖水变浅C.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D.长期围垦和泥沙淤积参考答案:D讲评策略:结合洞庭湖实际存在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课堂探究】学生活动 1 学生自主探究题什么是湿地?湿地的类型和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点拨方法:观察视频,结合教材 41 页(湘教版)给出的概念及阐述进行自主归纳和总结。参考答案: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如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如水库、稻田等。湿地的特征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学生活动 2 小组合作探究题(1)湿地的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