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 用 示 意 图 ,说 明 地 球 的 圈层结构1.根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示意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征。(综合思维)2.运用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掌握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并能指导实践活动。(地理实践力)3.结合实例,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基本作用。(综合思维)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不连续界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波速A 波(横波)B 波(纵波)C莫霍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古登堡面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C 以上为地壳,C、D 之间为地幔,D 以内为地核(由 E 外核和 F 内核组成)。[特别提醒] 纵波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而在水中的人,因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感觉到纵波作用下的上下颠簸。4.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 M 地壳、N 上地幔顶部,主要由岩石组成。[特别提醒] 地壳≠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合起来称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 100 ~ 110 千米。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厚度比岩石圈小。[图表点拨] 1.教材第 19 页图 1-3-2,该图展示出:(1)地球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与地壳构成岩石圈。(3)地壳是一个连续却不均匀的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4)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2.教材第 19 页图 1-3-3,该图展示出:(1)地震波有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2)横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在地下约 33 千米处,传播速度变快;在地下约 2 900 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变慢。(3)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4)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水圈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成为“蓝色星球”。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非常活跃的圈层。[图表点拨] 教材第 20 页图 1-3-4,该图展示出:(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