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鲁教版高中第一册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鲁教版高中第一册地理学案_第1页
1/10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鲁教版高中第一册地理学案_第2页
2/10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鲁教版高中第一册地理学案_第3页
3/10
第 1 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运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各层的特点,并掌握其与人类的关系。(地理实践力)2.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以此解释全球变暖、玻璃温室等。(综合思维)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氮:含量最多,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氧: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4)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人类生活的舒适度。(5)尘埃:可以反射太阳辐 射 、降低地面温度,是云雨形成的凝结核,但会危害人类呼吸系统。(6)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3.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2)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A 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 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C 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特别提醒]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干洁空气中各种气体所占的比例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上是不变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却是因时因地而异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而变化;水汽主要聚集在大气的低层,一般是夏季多于冬季,低纬多于高纬。固体杂质也多集中于大气的低层,随地区、时间和天气条件而变化;固体杂质一般是陆上比海上多,城市比乡村多,冬季比夏季多。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A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1)平流层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2)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3)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可达到地面。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2)大气增温:大气吸收 B 地面辐射。(3)大气保温:C 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特别提醒] 大气逆辐射并不只存在于晚上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始终存在的。 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主要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晚上由于没有太阳辐射,近地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1节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鲁教版高中第一册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