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通 过 探 究 有 关 自 然 地 理 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地理实践力)2.结合教材图片及案例,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相关自然地理问题中的应用。(综合思维)一、地理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用途1.概念:是一门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综合性技术,是地理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核心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3.应用范围: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二、遥感及其应用1.概念:遥感技术就是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并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2.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反射和发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3.环节:→→→4.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5.应用领域:资源评估、灾害预警、环境监测等。6.判读依据:不同地物有不同的遥感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特别提醒]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影像波段的差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颜色和特征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地物判断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还应当结合实地调查进行判读。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概念:是由卫星群组成的卫星系统。(2)功能:可获取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从而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3)优点: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4)应用领域:大地测量、地面监测、交通导航等。2.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2)工作流程:信息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分析→模拟结果与决策方案。(3)应用领域: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规划、决策和管理等方面。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滑坡1.过程:设置多个卫星定位监测桩―→采集数据―→传输至位移分析系统―→变形量超过预警阈值,系统将实时预警。2.意义:(1)为研究滑坡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和危害程度等提供翔实数据。(2)为及时处置滑坡险情提供了技术保障。1.地理信息系统即地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