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综述 专题综述【专题线索】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外资企业的消长等,构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内容。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历程。一般将这一历程分为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再次短暂发展和萎缩五个阶段,从而揭示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2【知识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在夹缝中求生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初步发展国内外有利因素短暂的春天南京国民政府措施再次短暂发展在斗争中求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措施陷入困境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目标导航】1.说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2.说出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基础史实]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1)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商品输出。(2)西方机器制成品竞争力强于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条件。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原因(1)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2)洋务运动的诱导(示范)。(3)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兴起(1)出现: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2)途径:① 部分洋务派的官办企业。② 以民间投资为主。③ 部分原有手工工场转型。(3)代表企业:①1866 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②1873 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③ 部分原有手工工场转型。3.意义:近代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三、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原因与条件(1)列强扩大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2)清政府鼓励民间办企业。(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表现(1)中国民族工业呈现投资型增长。(2)涌现大生纱厂等一批企业和张謇等企业家。3.意义: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方法归纳] 1.结合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联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理解经济结构的变动。2.简要勾勒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0 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线索,列表归纳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与初步发展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