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课 解放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史实,如重庆谈判、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北平和谈、渡江战役等,理解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补充,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了解内战爆发的背景,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图表展示人民解放战争的阶段和概况,学生活动探究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提高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2、难点: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理解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3、突破方法:以“纲要信号”来引导学生阅读并记忆教科书的有关内容,用层进式教学法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图片 2005 年“胡连会”(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 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其破冰之旅时提到:“当年走得不容易,现在回来不容易”。为何他说当初走得不容易?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从而导入解放战争。备课札记 展示课题《解放战争》(板书)第 17 课 解放战争(板书)一、内战的爆发(板书)(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板书) 1、 重庆谈判(1945.10)(问题探究 1)(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先生钧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急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计,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念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材料二: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陶希圣材料三: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计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统治。 ——摘自毛泽东抵渝在飞机场的书面谈话请回答(1)分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