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归纳明清时期传统的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理解认识其影响及局限性。 概括王阳明心学的主张,分析评价其影响。 概述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及其主张,理解认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归纳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主要成就,理解认识明清时期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知识点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 ① 新农作物品种的输入: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② 多种经营的发展: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易错点拨】 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受到冲击,但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的农业发展衰落。 (2)手工业: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明朝后期,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特别说明】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其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雇佣关系。 (3)商业① 货币变化: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② 地域商帮: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③ 工商业市镇: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2.经济发展的局限(1)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史料实证】 明清时期影响经济新型经营手段发展的因素史料一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研读](1)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