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欧美的工业革命(教学素材)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 18 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 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 圈地运动的开展③ 机器工厂的出现④ 海外市场的扩大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中“种种有利力量”可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1689 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不属于 18 世纪后期,故排除含①的选项。2.19 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 B.荷兰C.西班牙 D.英国答案 D解析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 蒸汽机 ②汽车 ③骡机 ④电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汽车的发明是受内燃机发明的启发;电灯的发明是受电磁学的启发;蒸汽机和骡机则属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4.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答案 C解析 分析材料“组成……吞并”可知,生产更加趋向于集中,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垄断组织的形成并不断扩大。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 D解析 材料反映了拉丁美洲、亚洲的国家成为欧洲、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这些论据综合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因此 D 项最合适。A、B、C 三项只涉及了英国、美国或者欧洲,主题有点片面。6.伴随着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