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选择题1.(2019河北唐山摸底考试)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民族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D.建立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需求答案B据题干材料“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可知市民阶级与贵族阶级共同反对罗马教廷,说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故选B项。2.(2018山东青岛统测)加尔文派教徒卡拉斯的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打算改信天主教。1761年安东尼自杀。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这说明伏尔泰()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C.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D.具有人文主义宗教观答案A根据题干材料“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可知,伏尔泰反对对安东尼的无证据判罪,这是对其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对公平的不懈追求,故选A项。3.(2018四川绵阳诊断三)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D.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答案D根据题干中“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可知,这些小册子通俗易懂,有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故选D项。4.(2018豫西南示范性高中联考)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16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表明()A.教皇放松了对教民的控制B.“信仰得救”思想深入人心C.教民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D.教民已有成为教士的权利答案B据题干“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可知,这是因信称义,故选B项。5.(2018福建龙岩质检)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的重大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其含义是指宗教改革()A.为近代科学发展消除了体制障碍B.为近代科学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C.从根本上消除了科学与宗教对立D.直接呼唤了科学革命时代的到来答案B题干材料中“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的信息,反映了思想解放成为近代科学兴起的前提,故选B项。材料中“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只涉及宗教,不能说消除了体制障碍,A项错误;“根本上消除了”表述绝对化,C项错误;直接呼唤与材料中“或间接地”不符,D项错误。6.(2018河北保定二模)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湖流答案D据题干“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可知该历史现象与民族国家的产生相关联,故选D项。7.(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下面两张图片是1475—1600年间德国大学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第一个图为新教大学,第二个图为天主教大学。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据此可以推知()A.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B.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C.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D.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答案C根据题干中的统计图可以看出,以1517年的宗教改革为契机,学生的专业选择在世俗专业和神学专业出现急剧变化,故选C项。材料中并没有对德国和其他国家宗教改革的成果进行比较,A项错误;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