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随堂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VIP免费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随堂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1页
1/2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随堂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2页
2/2
(2014·云南省高三联考)下图中的曲线示意我国某山脉某月平均气温19℃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状况,N′、M′分别为N、M在坐标系水平面上的投影。读图,完成1~2题。1.该山脉最有可能是()A.小兴安岭B.台湾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秦岭解析:读图可知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对比四个山脉走向,只有B选项符合。答案:B2.结合上题结论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地受沿岸暖流增温作用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N地B.M处受冬季风影响比N处小,故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N处C.M′处与N′处的气温相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海拔相同D.A、B两处19℃等温线分布高度不同,是因为A、B两处受夏季风影响不同解析:M处纬度低,故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N地,同理M′气温大于N′气温,由上题可知A点位于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B点处于西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A、B两处19℃等温线分布高度不同是因为A、B两处受夏季风影响不同,D选项正确。答案:D(2014·山东潍坊高三联考)读我国部分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图(单位:℃),回答3~4题。3.图中E、F两处的最小温差接近()A.0℃B.1℃C.2℃D.3℃解析:读图可知E处气温在-2℃~0℃之间,F处气温为0℃~2℃之间,故E、F处的最小温差接近0℃,A选项正确。答案:A4.影响图中4℃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植被覆盖率B.地形、海陆位置C.纬度、海陆位置D.纬度、植被覆盖率解析:读图可知图中4℃等温线的东段距海近,等温线向北凸出;西段受地形影响大,故B选项正确。答案:B(2014·重庆调研)下图是兰州至黄河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和流量变化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河段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河段总长度之比。读图,回答5~6题。5.据图量算分析,下列有关图示中黄河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黄河中游流量约增加了170亿m3②黄河中游河段长度约为1250km③黄河中游落差约为330m④包头至河口段河流落差大于龙门至旧孟津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黄河中游(河口—旧孟津)径流量从约280亿m3增加至450亿m3,增量约170亿m3,故①选项正确;黄河中游的河段长为距离比率(0.43)与河段长度2960km的乘积,约1250km,故②选项正确;黄河中游的落差为高度比率与总落差的乘积,远大于330m,故③项错误;包头至河口段河流落差小于龙门至旧孟津段,故④错误。答案:A6.下列不属于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原因的是()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B.沿途工农业用水大量引用黄河水C.沿途几乎没有支流的汇入D.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大量下渗解析:兰州至河口段为河流上游,流经我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河水下渗量小,故D项错误,A、B、C为黄河水量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答案: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18.1中国自然地理随堂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