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知识技能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极差、方差、标准差的理解,掌握计算方法.2.能熟练应用计算器完成有关计算.过程性目标1.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现代化设备的优越性.2.感受知识对发展科技的作用,而科技又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一定都知道股票,同时也一定听说过股票的风险吧?我们刚学的方差和标准差就可以被用来预测投资股票的风险,一般的,股票的方差或标准差越大,其风险越大;反之,风险就小.下表给出了两种股票从2002年4月1日到4月19日的各交易日收盘价格,请大家分别计算它们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标准差,并比较这两种股票在这段时间内的涨跌变化幅度.经过初步观察,同学们已经发现,上表提供的数据都比较复杂,方差与标准差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借助计算器,就可以把我们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二、探究归纳下面以计算2002年2月下旬的上海最高气温的标准差为例(计算器面板如下图),按键顺序如下(师生共同进行下面的操作):注意三、实践应用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上述关于股票问题的解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照步骤独立完成后,师生共同校对答案并进行探讨,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目的).解A股票价格的平均数约为11.72,极差为1.14,方差约为0.102,标准差约为0.319;B股票价格的平均数约为14.16,极差为1.31,方差约为0.175,标准差约为0.418;由此可知,B股票价格的整体波动比A股票大一些,B股票的风险也就较大.四、交流反思1.进一步熟悉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2.能熟练应用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五、检测反馈1.下表是掷两颗骰子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分别计算前10个频率值的极差、标准差和后10个频率值的极差、标准差,你认为其中哪一段的频率表现得更为稳定?2.甲、乙两运动员在10次百米跑练习中成绩如下:(单位是秒)如果根据这10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认为哪一位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