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鲁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地理教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鲁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地理教案_第1页
1/10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鲁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地理教案_第2页
2/10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鲁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地理教案_第3页
3/10
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1.结合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含义。(综合思维)2.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综合思维)4.结合实例,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综合思维)一、生态脆弱区1.概念:生态脆弱地区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稳定性较差、抵抗外来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2.分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大多位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二、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域。(2)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脆弱生态的原因地理要素特性及表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雨季加剧了对地表的侵蚀,春季降水少不利于地表植被恢复黄土土质疏松黄土以细粉沙为主,有较多的孔隙,土质疏松,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分散,抗冲、抗蚀性能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形态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易受到强降水的侵蚀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面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地表支离破碎,严重降低土壤的肥力,植被难以恢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图表点拨]教材第24页图2-1-3,该图展示出:1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的地形地势特点,即海拔多在800~30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易错警示]黄土高原的范围和黄土分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黄土分布区的范围要比黄土高原大得多,黄土高原只是黄土分布区中在我国分布最为集中、典型的区域。1三、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1.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广,时空分布集中。2.自然灾害易发:旱灾、洪水、冰雹、虫害、暴雨、霜冻等灾害最为常见。洪水和暴雨还会引发滑块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3.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壤肥力降低,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四、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1.治理水土流失工程措施坡地①防止山体滑坡的抗滑桩;②储水护坡的鱼鳞坑;③挖引流渠和水平沟,减少坡面径流、增加下渗沟谷①修建淤地坝以保土蓄水;②修拦沙坝、谷坊坝阻止沙石向下游流失生物措施①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各种生物措施削减暴雨和径流对地表的侵蚀能力,提高表土的抗蚀能力;②乔灌草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业技术措施①塬面和较陡山坡发展林草业,山下缓坡和沟谷发展种植业;②实施间作套种、高沟垄作、水平阶种植等耕种手段,采用地膜覆盖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灌溉技术,增强耕地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2.优化产业结构(1)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商品率。(2)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3)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快速的人口增长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人口布局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1.我国生态脆弱区只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2.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3.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相同。()4.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都应退耕还林还草。()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提示:1.×生态脆弱地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的过渡区域,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大多位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分布面积大,分布广泛。2.×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许多地区都有分布。3.×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4.×黄土高原地区,凡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必须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在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鲁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