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循环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VIP免费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循环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_第1页
1/3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循环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_第2页
2/3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循环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_第3页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氮循环1.氮循环氮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因此,它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虽然大气中氮的含量非常丰富(78%),然而氮是一种惰性气体,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将游离的氮结合成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与氢结合成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大气中的氮被固定后,才能进入生态系统,参与循环。固氮的途径有三种:(1)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活动等高能固氮,其结果是形成氨或硝酸盐,随着降雨到达地球表面。据估计,通过这种方式固定的氮大约为8.9kg/(hm2•a);(2)工业固氮,这种固氮形式的能力已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工业固氮能力为3×107t,到20世纪末,可达1×108t;(3)生物固氮(最重要的途径),大约为100~200kg/(hm2•a),大约占地球固氮的90%。能够进行固氮的生物主要是固氮菌,在潮湿的热带雨林中生长在树叶和附着在植物体上的藻类和细菌也能固定相当数量的氮,其中一部分固定的氮为植物本身利用。氮在环境中的循环可用图5-9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状态的氮,主要是硝酸盐,用做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这样,环境中的氮进入了生态系统。植物中的氮一部分为植食动物所取食,合成动物蛋白质。在动物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蛋白质分解为含氮的排泄物(尿素、尿酸),再经过细菌的作用,分解释放出氮。动植物死亡后经微生物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有机态氮转化为无机态氮,形成硝酸盐。硝酸盐可再为植物所利用,继续参与循环,也可被反硝化细菌作用,形成氮气,返回大气中。因此,含氮有机物的转化和分解过程主要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氨化细菌和真菌将有机氮(氨基酸和核酸)分解成为氨与氨化合物,氨溶水即成为NH+4,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硝化作用:在通气情况良好的土壤中,氨化合物被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还有一部分硝酸盐变为腐殖质的成分,或被雨水冲洗掉,然后流到湖泊和河流,最后到达海洋,为水生植物所利用。海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氨沉积于深海而暂时脱离氮循环。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氮气。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方面通过各种固氮作用使氮素进入物质循环,另一方面又通过反硝化作用淋溶沉积等作用使氮素不断重返大气,从而使氮的循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图5-9氮循环示意图2.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的争论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全球地表气温的最新分析表明,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0.6℃。地球表面温度是由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或直接辐射)和从地表向大气发出的长波辐射能(散射辐射)所决定的。太阳光主要以可见光的形式到达地球表面,被吸收的能量以红外线的形式散射到大气,它们的一部分被CO2和甲烷等微量气体成分吸收,从而减少了从地表向宇宙空间的散失。如果这些气体成分在大气中增多,逸散的能量就减少,地球就变得越暖和。因此这些气体又称为温室气体。在所有温室气体中,CO2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后大气中的CO2浓度一直是增加的,尤其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增加的速率快得惊人。除CO2外,其他温室气体浓度也有明显增加,如大气中的甲烷和氧化氮的体积分数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分别增加了145%和15%。由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也可以从大气环流模型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因此可以认为,现代的气候变化,尤其使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的。对于这样一个结论,有些人持有不同的观点。研究人员任振球通过对地球系统的研究,认为引起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很重要,很难分清何者为主。他强调自然因素的依据在于以下几点。①从太阳活动来看,近百年来反映太阳活动水平的11年周期的太阳黑子活动也呈现一个增强趋势,与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趋势和全球变暖的趋势相吻合,说明太阳活动的重要性。②从行星地心会聚的力矩效应看,九大行星地心会聚的力矩效应可使地球的公转半径和公转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对千年和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循环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