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金属与金属材料目标与素养:1.了解金属材料及金属的通性。(宏观辨识)2.掌握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观念)一、金属与金属材料1.金属分类冶金工业上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①状态:常温下,除了汞是液体外,其余金属都是固体。②颜色:除金、铜外,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③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化学性质。①主要化合价为+1价、+2价、+3价。②反应中的性质: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3.重要的黑色金属材料——钢铁(1)铁合金——钢铁。钢铁是铁的合金的总称,通过降低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并增加硅、锰等元素,可以把生铁转化成钢,改善铁的性能。(2)不锈钢: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多种元素炼成的钢材,它具有不生锈的特性。二、几种有色金属材料——金、银、铜1.金、银、铜的重要物理性质金银铜颜色黄色银白色紫红色硬度软软较小导电、导热和延展性金、银、铜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导电、导热性最好的是银,延展性最好的是金铝、铁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远大于铜。为什么人们使用铜器的历史更长久?【提示】铝、铁等均为较活泼的金属,难以冶炼,所以使用历史较短。而铜的熔点较低,冶炼方便,所以成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早使用的金属。2.铜单质及其化合物(1)铜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铜的化合物。①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a.化学方程式为4CuO=====2Cu2O+O2↑;b.现象:黑色物质变成红色。②硫酸铜晶体(CuSO4·5H2O)。a.俗名胆矾或蓝矾;b.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c.现象:蓝色物质变成白色。微点拨:(1)CuSO4不能用作干燥剂。(2)铜盐溶液的蓝色常用于鉴别Cu2+的存在。3.几种新型金属材料(1)铀(U)用作核电厂反应堆的核燃料。(2)镅(Am)在烟雾探测器中用作烟雾监测材料。(3)钛(Ti)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是一种“亲生物金属”。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黑色金属通常都为黑色。()(2)生铁比钢的含碳量高。()(3)因为Cl2比S的氧化性强,所以Cu与之反应,前者生成CuCl2,后者生成Cu2S。()(4)可以用浓HNO3除去铜表面的铜绿。()[答案](1)×(2)√(3)√(4)×2.下列金属属于黑色金属的是()A.AlB.FeC.PbD.Cu[答案]B3.Cu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下列符合黑色→红色变化的是()A.Cu(OH)2―→CuOB.Cu―→Cu2SC.Cu2(OH)2CO3―→CuOD.CuO―→Cu2O[答案]D常见金属与酸反应规律1.定性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K→Pb和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和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H2。(2)Al、Fe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与酸继续反应。(3)Cu→Ag和强氧化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Cu+4HNO3(浓)===Cu(NO3)2+2H2O+2NO2↑。(4)Pt→Au只和强氧化性混合酸(浓硝酸、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后称为王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定量规律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实质:M+nH+===Mn++H2↑。【典例1】由锌、铁、铝、铜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可能是()A.锌、铁B.铁、铝C.铁、铜D.铜、锌B[由题意知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失去1mol电子所需金属的质量为10g,铜与盐酸不反应,而其他三种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1mol电子,消耗的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g,Al~9g,其中只有Al的质量小于10g,故一定含铝。]上述例题中:(1)等物质的量的四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盐酸,产生H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2)四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盐酸,产生等量的H2时,耗损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答案](1)铝(2)铝1.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A.1∶1B.3∶4C.2∶3D.4∶3B[由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3Fe+4H2O(g)=====Fe3O4+4H2,可知B项正确。]2.甲、乙、丙、丁、戊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