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并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3.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变化观念: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基于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物质的化学变化。3.科学探究:选择常见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1.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B,常用单位为mol/L或mol·L-1。2.表达式:cB=,其中的“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3.简单计算(1)已知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求其他离子的浓度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化学组成中的离子个数之比。例如:Na2SO4溶液中,c(SO)=1mol·L-1,则c(Na+)=2__mol·L-1,c(Na2SO4)=1__mol·L-1。(2)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浓度例如:2.0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则该溶液的浓度为__0.1__mol·L-1。(3)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溶于水形成VL溶液计算浓度例如:标准状况下,11.2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则该溶液的浓度为2.5__mol·L-1。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1)换算公式:cB=mol·L-1M:溶质B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ρ:溶液密度(单位:g·mL-1);w:溶质的质量分数。(2)推导方法设溶液体积为1L,则cB===mol·L-1。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一般用“L”,密度单位一般用“g·mL-1”,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2.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1)浓溶液稀释①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V(浓)=c(稀)·V(稀);②溶质的质量不变:m(浓)·w(浓)=m(稀)·w(稀);③溶液的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2)相同溶质的两溶液混合①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混)·V(混);②溶质的质量不变:m1w1+m2w2=m(混)·w(混)。1.1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mol硫酸B.1L溶液中含有1molH+C.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D.从1L该溶液中取出500mL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仍为1mol·L-1解析:选D。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A选项错误,不是1L水,应该是1L溶液;B选项溶液的体积为1L时应含有2molH+;C选项的错误在于98gH2SO4溶于1L水时,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无法计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水中溶解1mol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1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为1LC.标准状况下,将33.6LHCl气体溶于水形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5mol·L-1D.1molCaCl2溶于水形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mol·L-1解析:选C。A项,1L为溶剂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B项,22.4LHCl气体溶于1L水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L;D项,1molCaCl2溶于水形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其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3.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盐酸化学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外观:合格密度:1.18g·cm-3HCl的质量分数:36.5%符合GB622—89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3mol·L-1B.8.4mol·L-1C.11.8mol·L-1D.0.5mol·L-1解析:选C。c(HCl)==mol·L-1=11.8mol·L-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容量瓶:用于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构造特点: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标有温度和容积。(2)常用规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3)注意事项①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②使用前,首先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查漏方法: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水,盖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是否漏水。如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塞子旋转180°后塞紧,再把瓶倒立,观察是否漏水。如不漏水,该容量瓶才能使用。③不能用容量瓶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