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认识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2.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运用原子结构模型说明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解释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碱金属元素1.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具有金属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具有非金属性。2.碱金属原子结构特点(1)原子结构元素符号LiNaKRbCs原子结构示意图(2)对比归纳①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②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比较(1)钠、钾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受热后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钠产生黄色火焰,钾产生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反应更剧烈反应方程式2Na+O2=====Na2O2(钾与氧气反应生成多种氧化物,在中学阶段不作介绍)实验结论金属的活泼性:K>Na(2)钠、钾与水反应反应钠与水的反应钾与水的反应操作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或钾,用镊子夹取并投入水中现象相同点:金属浮在水面上;金属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不停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呈红色不同点:钾与水的反应有轻微爆炸声或着火燃烧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结论与水反应剧烈程度:K>Na;金属的活泼性:K>Na(3)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从Li→Cs,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一般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2.递变性具体情况如下:物质的性质递变规律(Li→Cs)单质与氧气反应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Li能生成Li2O;Na能生成Na2O和Na2O2;K、Rb、Cs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较复杂,在中学阶段不作介绍与水反应反应越来越剧烈,Na与水剧烈反应,K能发生轻微爆炸,Rb、Cs遇水会立即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1.碱金属元素都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原因是()A.密度小,熔、沸点低B.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存在C.常温下易液化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解析:选D。结构决定性质,因为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化学性质活泼。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Li,但K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