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一、学生课前或课外学习活动设计:1、孟子说:“知人论世”,让学生利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戴望舒的资料。2、让学生自己课前搜集有关丁香这一意象的诗句。3、采用学案导学形式,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二、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及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导语:细雨丝丝,古巷幽幽,当丝雨轻扬在雨巷,雨巷中,走进一位诗人,他说他想逢着一个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聚,又在雨巷中飘然相离。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诗人戴望舒,一起走进他的《雨巷》,去感悟这样一位梦幻般美丽而又哀怨的丁香姑娘……(一)、头脑风暴——初读感知自由朗读一遍全诗,谈谈你最初的、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最初体验,能够激发、尊重学生的元认知,有利于学生对作品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二)、品味意象找出诗歌中写到了哪些意象,利用这些意象,把雨巷改写成一个散文片段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灵活的读出各种意向的特点以及诗人的心情。雨巷:悠长、寂寥、颓圮、破败我:孤独、彷徨、惆怅丁香姑娘:像我一样、高洁、美丽、忧愁油纸伞:复古、神秘设计意图:在鉴赏意象特点时,一改较传统的顺着每句诗来概括意象特点这一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利用诗歌中写到的意象把这首诗歌改写成一个散文片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意象的感悟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争鸣——合作探究《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例如:观点一:既然丁香姑娘像我一样,那么我希望逢着丁香姑娘,也就是希望找到和我自己一样的人,即寻找知音,一样到最一样的时候,就是苦苦追寻自我的孤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争鸣合作探究这一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争鸣中收获知识、收获思维。(四)、微写作:任选一位苦苦追寻自我的人物,以“苦苦追寻自我”为话题,写一段80字以内的文字。示例:庄子是孤独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坚守自我、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孤独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应该坚持“基础、阅读、写作”三线相结合。让学生在诗歌中读出一位执着坚守自我的基础上,进一步读出苦苦追寻自我的这样的一类人,而且能够上升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上,由此读出一个自己来,以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五)、再次齐读全诗这节课我们品读了一条凄清寂寥的雨巷,感受到了一位彷徨惆怅的戴望舒,同时也读出了苦苦追寻自我的这样一类人,我想,同学们心中也都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雨巷,那就让我么再次走进《雨巷》,和戴望舒一起去品味这样一位梦幻般美丽而又哀怨的丁香姑娘吧。设计意图:最后让学生再次齐读全诗,这是对文本的回归,也是诗歌学习的基本规律。三、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课堂检测学生朗诵情况,运用诵读评价量规的形式。课后运用知识小测的形式,检测通过鉴赏意象特点来读懂诗人情感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