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10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10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_第1页
1/6
高中历史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10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_第2页
2/6
高中历史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10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_第3页
3/6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教学活动简述信息技术支持一、农业的起源(一)原始农业的出现: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二)种植业的地域差别:五谷地域发源地代表地农作物北方黄河流域半坡遗址粟南方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稻[设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形成南稻北粟这种农耕格局?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三)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六畜★概念解析“五谷”“六畜”:历史上对“五谷”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稻、黍、稷、麦、菽(大豆),另一种是麻、黍、稷、麦、菽(大豆)。现在,“五谷”一般是作为粮食的总称。“六畜”通常是指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动物。现在,也常常作为家畜的泛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图文说史——农业起源图片一:神农尝百草,伏羲捕鱼图片二、云南米线,兰州拉面问题1、通过两个神话人物,总结原始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这些方式有什么特点?问题2:为什么出现不同的饮食习惯?归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感悟历史】欣赏视频《都江堰》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_标清.flv和《坎儿井》,感受古人的智慧。二、农业生产工具及水利设施的进步(一)耕作工具:1、原始社会:石、骨、木制农具2、文明时代:(1)商周时期:少量青铜农具,石、木制农具是重要工具(2)春秋战国时期以后:①春秋:铁农具、牛耕的出现(意义: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②战国: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铁犁用于牛耕③西汉:发明了犁壁出现“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即文献中所说的“耦犁”)④唐代:出现了曲辕犁(特点、意义: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二)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三国)、筒车(唐)(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原始社会大禹治水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期汉武帝治黄坎儿井(特色)东汉时期王景治理黄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二: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三、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表现:刀耕火种—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铁犁牛耕—男耕女织(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春秋战国后)(二)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的出现——自耕农经济1、特点:(1)生产规模——狭小(家庭为单位)(2)分工协作——简单(男耕女织)——经营方式(3)产品用途:①自给自足②缴纳赋税2、优劣(1)优点:自给自足,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弊端:①自给自足,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②比较脆弱,容易破产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模式四、古代农业发展趋势:1、生产方式由简单到精细2、农用动力由人力到畜力3、生产规模由集体简单协作到个体家庭农耕热点联系三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10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