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敬业与乐业◎诗海拾贝民治学校园纪事诗(后十首,其十)于右任慷慨当年此誓师,回头剩有断肠词。三秦子弟多冤鬼,百战河山倒义旗。动地弦歌真画荻,烧天兵火亦燃萁。难忘民治园中路,卷土重来未可知。【赏析】民治学校在陕西三原西头,是作者亲自设立的一所宣传新思想的学校。这首诗首联回顾靖国军历程,将当年壮举与眼前凄伤并列,形成鲜明对照。颔联作者对数万“三秦子弟”几年来浴血奋战换来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的结局,心存不甘,诗中流露出来的,正是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颈联运用对比手法,一为昔,一为今,对比鲜明。尾联两句,既抒发了作者的深沉感慨,又表现了他欲重整旗鼓的决心。◎语林撷英梁启超名句1.人生百年,立于幼学。2.心安理得,海阔天空。3.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4.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5.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6.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7.世事沧桑习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8.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9.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10.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作者卡片姓名梁启超生卒年1873~1929籍贯广东新会相关材料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代表作为《饮冰室合集》◎背景呈现1917年梁启超拟与门人组织以“读书、养性、敦品、励行”为宗旨的松社;1920年他与商务印书馆创办人张元济商定了合作办法,准备为青年译辑新书,同时成立了以“培养新人才,宣传新文化,开拓新政治”为方向的共学社,并发起“组织一永久团体,名为讲学社,定每年聘名哲一人来华讲演”。梁启超也把演讲作为宣传手段躬身实践。1922年至1923年间,他先后在北京、济南、上海、南京、南通等地讲学,影响很大。本文是作者于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最初发表于《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18日)。文章引用名言与列举生活实例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鼓动性。◎知识链接演讲词,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又叫演讲稿。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1.字音辨识(1)单音字旁骛(wù)亵渎(xiè)(dú)衔着(xián)骈进(pián)承蜩(tiáo)解剖(pōu)儒门(rú)强聒不舍(ɡuō)(2)多音字乐乐业lè偻佝偻lóu禅禅师chán乐器yuè伛偻lǚ封禅shàn2.辨字组词3.词语辨析(1)交换交流交换(礼物)交流(思想)二者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是它们的搭配对象不同。“交换”一般与“礼物、资料、产品”等搭配;“交流”则与“思想、经验、文化”等搭配。“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而“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2)羡慕仰慕羡慕:爱慕,钦慕,看到别人有的希望自己也有。仰慕:向往思慕;敬慕。4.词语积累(1)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2)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3)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语言和行为相符。(4)东张西望:指向四处张望。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1.文章第八段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我的理解]针对“做工苦”的问题提出“要乐业”的观点。2.文脉梳理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代题目的来源?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我的理解]文章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意在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礼记》《老子》里的两句话,但是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作者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众把演讲的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的语句的原意混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的由来,也可以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众对演讲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2.“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