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离子反应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1.依据宏观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和改变,基于离子和离子反应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反应。2.认识到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发展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认识,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1.能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反应能否发生,并用离子方程式表达2.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自主学习1.离子反应(1)定义: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酸、碱、盐在溶液里都能发生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只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复分解型离子反应才能发生。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CaCO3、BaSO4、AgCl、Cu(OH)2等。②生成□挥发性的物质:CO2、NH3、H2S等。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H2O、CH3COOH、NH3·H2O等。2.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2)书写方法[以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为例]①写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H2SO4===,Ba(OH)2===□2OH-+Ba2+。②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确定发生反应的微粒、产物及数量关系:③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2H++2OH-+□===□2H2O+BaSO4↓课堂探究一、离子反应的实质向10mL0.01mol/L的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溶液中滴加0.01mol/L的H2SO4,会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溶液红色逐渐变浅,当滴加至10mL0.01mol/L的H2SO4时,红色褪去。1.未滴加H2SO4前Ba(OH)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提示:Ba2+和OH-。2.滴加稀H2SO4时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产生白色沉淀是生成了BaSO4,即溶液中的Ba2+和加入的硫酸中的SO反应生成BaSO4,而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中的OH-和加入的硫酸中的H+结合生成了H2O。1.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2.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离子是指自由移动的离子),原因是生成沉淀、难电离的物质、挥发性物质。知识拓展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1.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NaOH溶液和FeCl3溶液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和盐酸答案C解析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判断A中有沉淀生成;B中有气体产生;D中有水生成;只有C中不能发生反应。2.将以下4份溶液分别置于如图装置的试剂瓶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灯泡最亮的是()A.100mL1mol·L-1的盐酸B.100mL2mol·L-1的蔗糖溶液C.100mL1mol·L-1的NaCl溶液D.30mL1mol·L-1的CaCl2溶液答案D解析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溶液导电性就越强,灯泡越亮。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下列各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说明离子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区别。(1)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2)Ba(NO3)2溶液与H2SO4溶液;(3)Ba(OH)2溶液与K2SO4溶液。提示:离子方程式均为:Ba2++SO===BaSO4↓;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同,但离子方程式相同,所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一个反应。1.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为例)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注意的问题(1)一定要依据客观事实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如Fe与稀H2SO4反应生成H2和FeSO4,而不是Fe2(SO4)3。(2)化学式拆写是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拆写时注意以下问题:①易溶于水的强酸(如HCl、H2SO4、HNO3)、强碱[KOH、NaOH、Ba(OH)2]和盐改写成离子形式,弱酸、弱碱、难溶性盐、气体、单质、氧化物等都写成化学式。②微溶物如Ca(OH)2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应拆写成离子形式,若是悬浊液则应写成化学式;微溶物如作为生成物,一般视为沉淀,应写成化学式并标“↓”符号。③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HCO不能拆写成H+和CO。知识拓展对于反应物的量不同则离子方程式不同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哪种物质过量,哪种物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