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词三首(二)◎诗海拾贝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南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赏析】这首词开篇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而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地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词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词的上片借“青山”“烟雨”表达自己的理想,词人壮志未酬,盼望与志同道合的“高人”共商国事,希望抗战高潮到来。下片集中写“愁”。词人先写自己因忧愁而发白,结尾两句,诙谐有趣,而寓意颇深。本词设喻巧妙,想象奇特,词人深沉的思想、胸中的抱负和愤懑,都在写景中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语林撷英作者名句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5.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7.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卡片姓名苏轼生卒年1037-1101字号称谓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市)相关材料北宋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姓名张孝祥生卒年1132-1170字号称谓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籍贯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相关材料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曾因触犯秦桧下狱。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多为慷慨悲凉之作,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有《于湖居士文集》,词集《于湖词》姓名辛弃疾生卒年1140-1207字号称谓字幼安,号稼轩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相关材料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曾有过亲入敌营侦察敌情、只身追杀叛徒、带五十人马闯袭驻有五万人的金军大营生擒叛贼等英雄壮举,名震一方。64岁时,朝廷准备北伐,任用他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但不久又遭排斥,回铅山家中,忧愤而死。他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与苏轼并称“苏辛”。词风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明快、婉约、清新等特点。有《辛稼轩词序》及《稼轩长短句》◎背景呈现1.《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苏轼“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游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2.《六州歌头》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领导的南宋北伐军在符离溃败,主和派得势,将淮河前线边防撤尽,向金国遣使乞和。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作者义愤填膺,写下这首慷慨悲壮的词篇。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在镇江任上时。此时词人已66岁高龄。他本以为此时能有所作为,便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宰相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词人深感失望和气愤,于是他登上北固亭,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宣泄在这首词中。◎知识链接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