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说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内容分布在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乃致高中生物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才能对第一章的细胞分裂方式、实质和意义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遗传规律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因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3、态度和观念方面:通过对减数分裂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唯物的观点去理解生命的诞生和物种的延续。(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二、说教学和学法(一)教学方法一直以来,生物学中的生理基础知识部分是生物学教学的一大难点。特别是对于我校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薄弱、还是以直观思维为主的现实,更难理解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现代信息媒体除承继传统媒体的特点外,还能加入声音、照片或者视频等不同的信息类型,更具体、更形象地反映抽象的知识内容,可深入浅出地解释生物的生理变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有鉴于此而构建的“四环一体”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动作用,强调培养学生思维发展,通过现代媒体信息技术(如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贯穿,把教学四个环节融为一体的生物新授课教学模式。“减数分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是发生在细胞这个肉眼没有办法观察的、复杂的生理变化,而且本内容涉及到的概念(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减数分裂、双受精作用等)、生物名词、术语(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精细胞、精子等)等比较多,难以记忆,容易混淆。鉴于此特点,我将采用“四环一体”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堂。“四环一体”教学模式的说明:“四环一体”模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把四个环节的生物教学活动一体化。以下是该模式的具体说明(模式图1-1见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环节:设疑激趣——明确目标。教师利用计算机创设情境,围绕情境提出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精心设计导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新问题,诱导思维进入新课: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就比父母亲的多了一倍了吗?人的染色体若会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这样推算,孔子的第30代孙的体细胞就会有46×230条染色体,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孔子的第30代孙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仍是46条,为什么?”通过这一矛盾的设疑,激起了学生急于想了解此情况的求知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环节:释疑导引——观察探究。本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一环,采取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里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型模拟式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和比较教学等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法:设疑激趣明确目标释疑导引观察探究引申扩展知识迁移反馈评价构建内化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过程:(一)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提出问题→(二)分组讨论,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三)设计探究方案→(四)实验验证,得出初步结论。(一)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活动:1、提出生殖细胞形成的假设。2、如何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