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秩序()接轨()猖獗()纽带()【答案】zhìɡuǐjuéniǔ二、多音字称亟【答案】chènchēnɡjíqì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答案】契锲楔挈忡忡仲肿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屡禁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2)指的是多次发布禁止做某件事情的命令却没有达到目的,这种事情仍继续发生,没有停止。2.理解辨析(1)营利·赢利两者都是动词。“营利”指以赚钱为目的,但未必赚到钱。“赢利”指收支相减之后获得利润,即赚到了钱。(2)法制·法治“法制”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3.对点小测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我们要强调法律对人们强制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道德之外,为人们的行为设置一道有效而坚实的藩篱。()(2)秋高气爽,本是民众收获湛蓝天空的时节,但秋收“秸秆焚烧”的屡禁不止,却使“一根草”成为蓝天杀手。()【答案】(1)×(2)√[常识·速览]识作者中西方经济学专家——林其屏林其屏,1944年5月生于福建省福清市。1968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政经专业。于1996~2006年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现任福建社会科学院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福建论坛》杂志社社长、编审,同时还兼任福建农林大学经贸学院兼职教授、福州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福建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特色研究会会长、中国西方经济学学会理事等职务。主要致力于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识背景2002年1月,福建学者林其屏撰写《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和重构》一文,引起很大反响。《新华文摘》于2002年第4期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认为,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和德治统一的经济。在这里,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现在出现破损,因而,强化市场规则并逐步建立信用制度成为当务之急。知常识社科文:即社会科学类文章,指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含美学)等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规律的文章。是目前高考常采用的一种阅读文体。[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全面地论述了“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这一真理,指出了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强调要强化市场规则,逐步建立信用制度,以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文脉·梳理]【答案】①信用②重构两大基石[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文章是怎样论述“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这一中心论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在引论中先提出中心论点,并指出,应强化市场规则,逐步建立信用制度。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说理,先是从理论上论证“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强调了规则与信用的关系,规则是外在的约束,信用是内在的自律,两者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然后从现实社会中指出规则和信用运行的状况,论证了市场经济中规则和信用的必要性。最后明确地得出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构规则和信用两大基石的结论。2.请赏析“信用是一项最重要的资源。人无信不立”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