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题·中考卷】2023年中考地理必刷好题(南京专用)地理(卷五)(本卷共23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年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又称“春尽日”,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阶段。读立夏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1-3小题。1.2022年5月5日立夏这一天,地球应公转至()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2.下面的图片中,白色表示一天中白昼比例,阴影表示黑夜比例,更接近潍坊立夏日昼夜长短情况的是()A.B.C.D.3.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经常发生旱灾,主要原因有()①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人们大量引水浇灌农田③夏季风不稳定,在华北西北时强时弱④积雪大量融化通过河流流入海洋,不能留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1.B2.C3.A【解析】1.5月5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这一天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位置大致在②--③位置,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潍坊位于北半球,立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潍坊昼长夜短,结合图示,C符合该特点。故选C。3.华北、西北立夏时节发生旱灾,不是因为冰雪融水消失,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华北、西北地区春旱严重,故①正确,④错误;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需要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是华北平原春旱的人为原因,故②正确;立夏前后,夏季风尚未来临,故③错误。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小海坨山区)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见下图)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4.大花杓兰种群逐年减小,体现的问题是()A.草场退化B.森林资源匮乏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减少5.大花杓兰数量减少的原因是()①生长环境遭到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采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D5.D【解析】4.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数量不多,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体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5.据材料“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可知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生长的环境破坏有关,故①正确;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说明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有关,故④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表现出当地水土流失或土地退化,故②③错误。故选D。2022年3月16日晚,日本福岛县附近的海域发生7.4级地震。受此次地震影响,日本宫城县和福岛县部分地区移动通信受到影响。左图为日本示意图,右图为“合掌造”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6-8小题。6.关于日本的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东临日本海,西临太平洋B.日本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C.福岛位于北海道岛上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7.日本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内部B.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8.“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不易积雪。“合掌造”的结构有利于防御()A.泥石流和台风B.地震和暴雪C.地震和洪涝D.干旱和暴雪【答案】6.B7.C8.B【解析】6.日本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故A错误。日本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故B正确。福岛位于本州岛上,是日本最大的岛屿,故C错误。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故D错误。故选B。7.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与印度洋板块无关,依据题意。ABD错误,C正确,故选C。8.由材料知“合掌造”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不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