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这个世界的音乐一、课前预习预习指南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事理?是怎样进行说明的?解析:本文说明的事理是:世界上的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音乐。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说明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说明其他生物中也存在着音乐。第三部分(第4~11自然段)阐述其他生物中存在音乐的原因。第四部分(第12~14自然段)阐述人类听不懂其他生物的音乐的原因。第五部分(第15自然段)说明生物制造某种音乐的原因。2.大量的比喻、拟人。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比如说“骷髅天蛾用吻作洞萧,吹奏出高调的管乐声”,“其他器乐演奏家,比如蟋蟀或蚯蚓,它们单独演奏时听起来或许不像音乐,但那是因为我们听的时候脱离了上下文”,“猩猩拍打胸脯作某种交谈”,类似的句子比比皆是,从而把枯燥的知识说明得饶有情趣。3.大胆的推测想像,通过有情节的故事说明科学的知识。文中作者对许多动物所以发出声音作了很多的猜想,在猜想中来介绍知识。如:“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把画眉声音的特点、内容介绍得生动可感。信息点击作家作品介绍刘易斯·托马斯博土(1913—1994),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出版随笔集《细胞生命的礼赞》,该书收文29篇,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代表作《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造,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20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水母与蜗牛》是刘易斯·托马斯的第二本文集。读过并仰慕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的人们,不由得会牵挂那种水母和蜗牛的命运。托马斯就是有这种扭力,能通过这种不可思议,然而又富有洞见的观察,来说明生和死这些永恒的课题。因为,刘易斯·托马斯一直关注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共生、依存和合作的现象。共生与合作是他第一本书的主题之一,也是这第二本书的主题之一。在这29篇文章里,托马斯用他特有的托马斯方式谈生谈死,谈人间,谈地狱,谈民主和自由的社会设计,谈水獭、金鱼和疣子,谈疾病,谈思维,谈诗,谈语言学和标点符号。他讴歌生命,保卫生命,捍卫生命固有的谐调,捍卫不容干犯的人性,干预社会机体和公众心理上的疾患——这时,他是超越了科学家的。但是,正因为他不止是一个科学家,他才是这样好的一个科学家。他关于科学发现的过程、关于科研的规划与管理、关于国家的科研政策、关于美国保健制度的困窘、关于生物一医学科研中的社会和伦理含义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值得每一个关注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人认真研究。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二、课堂释疑要点直击1.本文虽然说明的是抽象的事理,但我们读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反而觉得生动有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概括来说,是因为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在说明事理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些描写性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在第9段中为了说明“鸟类也在歌唱”,这样描写:“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