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第3课时一、明确目标总结全文,概括写作特点,归纳古代文化常识,扩展知识。二、整体感知《勾践灭吴》在以朴实无华而著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它不仅仅是一篇真实的历史的记录,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供后人借鉴;而且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艺术想力。作者运用详略得当,使文中所历时长达20年的历史,脉络清楚,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巧妙地把关,越两国加以比较,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如最后,写夫差向勾践求和,其语调、内容与文始文种代表越王向夫差求和时的话基本相同,人们自然会想到,曾几何时,吴、越的地位已有彻底变化,人们也注意到,二者求和的心清是完全不同的。文种的求和,是越国君臣的深思熟虑,是权宜之计,是兴越灭吴的准备。夫差的求和是一时的苟且偷生,两厢比较夫差自然相形见细。另外上,文中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也确别具风采。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以训练式,分类归纳古汉语常识。1.通假字沈金玉于江沈——同“沉”,句意是,把金玉宝物都沉到江里。仇雠敌战之国也雠——同“仇”,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打、交战的国家。不可失也已已——同“矣”,句意是,不可以失掉。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将免者以是免——“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公令毉守之毉——“医”。句意是,官家就派医生看护她生产。絜其居絜——“洁”。句意是,收拾干净他们的住所。吾请达王甬,句东句——“勾”。句意是,我请求把你送到市,旬以东的地方。而为弊异宸宇弊——“敝”。句意是,做吴国的庇护者。2.古今异义词敬得闻子大夫之言子,尊称。现常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句意是,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离开。现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句意是,夫差与文种达成和议而离开了越国。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丈夫二十不娶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生丈夫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十年不收于国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贫病者纳官其子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句意是,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儿子送人官府,给以禀食,加以敬养。爪牙之士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句意是,勇敢的将士。孰是吾君也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句意是,谁能象我们国君这样好啊。吾将残汝社稷社稷,国家。现今“社”与“稷”是两个词。“社”为“社会”“社交”等,“稷”只有古义。越君其次其,代吴国,次,舍,驻。今用于“次第较后”,“次要的地位”等。句意是,请越君到吴国来驻扎吧。3.一词多义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子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丈夫丈夫二十不娶(男女)生丈夫(男孩)已不可失也已(同“矣”,了)今已服矣(已经)之三江行之(代间代吴国与越国)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地)勾践之地(助词“的”)女女子十七不嫁(女性,名词)请勾践女女于王(助词,作婢妾)请请姓无庸战(请求对方)寡人请更(请允许我)4.词类活用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乏,形容词作动词,缺乏,课文中指人材缺乏。句意是,我们的国君勾践缺乏人材,无人可以派遣。)请勾践女女于王(第二个“女”名词作动词,作婢妾。句意是,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惟君左右之(左右,方位名词作动词,处置。句意是,任凭您的处置。)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作动词,服役)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句意是,现在夫差穿水犀皮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5.古汉语句式判断句仇雠敌战之国也。(“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