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家长学校——分享阅读――分享成长的快乐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从咿呀学语到规范用语的过渡期,因此这一时期语言的发展尤为重要。语言的规范又多获取于阅读的经验,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孩子会阅读吗?其实不然,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人们对于儿童的阅读活动普遍存在误解,也正是由于相应的教育措施不得当,往往错过了许多教育良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迟甚至阻碍了儿童阅读能力的获得和发展。那么,对于儿童而言,究竟什么是阅读呢?人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指的是成年人看书的一种行为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需要经过长期不断地练习才能养成,在养成这个阅读习惯之前,我们并不能说与正式阅读有关的一些准备活动都不能算阅读。因此,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分享阅读进入我园已经整整三年了,通过实践,证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更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分享到成长的快乐。分享阅读,有时也称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父母和孩子不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起初,以父母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儿童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使其在整个阅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过渡到儿童自己独立阅读。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游戏活动,强调的是享受阅读,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教育。与传统的阅读活动不同,分享阅读很重视儿童自主的提问和主动参与。以往虽然家长会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却很少关注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分享阅读强调家长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强调分享阅读中的“开放性”对儿童创造力的作用。当儿童怀着听故事的轻松、好奇心情参与阅读时,对于不理解的情节或概念,会马上提出疑问,而家长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所给予的及时解答,是对儿童提问行为的一种积极反馈。在正式阅读之前、之后以及阅读过程中,家长和儿童可以随时就故事所涉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对儿童而言,这也是一次和父母进行成功交流的有益社会实践。这不仅可以促进儿童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增长知识,学会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和观点,尝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疑问和立场,而且还可以在家长和儿童之间创设一种愉快、友好的沟通氛围,增加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感。那么分享阅读要如何开展呢?一、与实际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孩子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到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目前所拥有的、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知识有多少,他们还需要哪些信息。为他们在活动中迁移经验,从而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小班活动《袜子》中,孩子们结合日常经验对颜色进行了分辨,并且激发了他们的劳动欲望,争先恐后的告诉大家自己在家会洗小手帕、小袜子等等。当最后看到各种颜色的袜子全都变成了黑袜子时,孩子们忍不住哄笑了起来。接下来的一天里,我们去玩海洋球,孩子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的脱下鞋子就跳进了池子里,结束从池子里走上来大家坐在一排穿鞋子的时候,突然一个孩子指着大家的脚说:“红袜子、蓝袜子、白袜子、黄袜子,全都变成了黑袜子啦!”由此可见,孩子在阅读任务中所用到的先前的知识经验,不仅仅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经验,还包括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他们通过阅读活动自己能够将活动中的经验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将阅读的乐趣进行了分享。二、根据故事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根据故事的不同类型,分别开展活动体验式、故事展开式、小主题式、图书分析式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如中班活动《动物园》,我们采取的就是活动体验式,结合孩子们都有游玩动物园的体验开展了该活动,首先让孩子们自己谈谈在动物园游玩的经验以及对各种动物特征、习性的了解,然后结合读本进行阅读。又如《寻宝》,采用的是故事展开式,这是一个极富童话色彩的故事,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活动前我们以一些经典的童话作为引子,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等,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宝藏究竟是什么;什么人留下的宝藏;为什么很多人都要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