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2)第6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应用正弦、余弦定理及相关的三角公式解决这些问题;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几何和物理上的问题3.掌握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二、学法指导能否灵活求解问题的关键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选用,有些题目只选用其一,或两者混用,这当中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对原来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整理、加工,鼓励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借助计算机等媒体工具来进行演示,利用动态效果,能使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掌握方法。三、课前预习1.力的平衡2.的面积公式:(1)(2)(3)四、课堂探究例1(教材19P例3)作用在同一点的三个力123,,FFF平衡.已知130FN,250FN,1F与2F之间的夹角是60,求3F的大小与方向(精确到0.1).例2(教材19P例4)如图1-3-4,半圆O的直径为2,A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2OA,B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问:点B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面积最大?分析:四边形的面积由点B的位置唯一确定,而点B由AOB唯一确定,因此可设AOB,再用的三角函数来表示四边形OACB的面积.格言警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1图1-3-3图1-3-4五、巩固训练(一)当堂练习1。教材20P第2题。2.把一根长为CM30的木条锯成两段,分别作钝角三角形ABC的两边AB和BC,且0120ABC,如何锯断木条,才能使第三边AC最短?3.(教材21P第7题)如图,有两条相交成60角的直线XX、YY,交点是O,甲、乙分别在OX、OY上,起初甲离O点3千米,乙离O点1千米,后来两人同时用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甲沿XX方向,乙沿YY方向步行,(1)起初,两人的距离是多少?(2)用包含t的式子表示t小时后两人的距离;(3)什么时候两人的距离最短?(二)课后作业练习册:第7课时六、反思总结格言警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2XXYYBQP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