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2.方法与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得哲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理解.难点:指数函数的概念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1)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2)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2.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指数扩充到R范围,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指数函数。(二)自主探究X活动:学生阅读课本P70“3.1指数函数的概念”,要求:kb1.com3.想一想:指数函数的解析式有那些特点?(三)点拨精讲1.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不等于1的正的常数.2.指数函数的定义的理解:(1)由于我们已经将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因此当>0时,自变量可以取任意的实数,因此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即.(2)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呢.因为当时,若,则恒为0;若≤0,则无意义.而当时,不一定有意义,例如,时,显然没有意义.若时,恒为1,没有研究的必要.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我们规定.注意:此解释只要能说明即可,不必深化,也可视学生情况决定是否向同学解释.(四)典型例题例1.已知指数函数,求,,,的值.解:;;;.例2.已知指数函数,若,求自变量的值.解:将代入,得,即,所以.例3.设,若,求的值.解:由已知,得,即,因为,所以.(五)课堂练习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解:,,,都是指数函数,其余都不是指数函数.2.已知指数函数,求,,,的值.3.已知指数函数,若,求自变量的值.(六)课堂小结1.指数函数的定义;2.研究函数的方法.(七)课后作业教材P102练习1,2,3.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