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设计思路根据《生命科学》课程标准,高中生命科学教学必须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命科学素养。本节内容是介绍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极佳素材。而在这节课中教师选用的知识、采用的教学方法、表现出的对待科学的严谨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态度以及今后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因此教师更应该从原先的“关注一堂课”,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感受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难点: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四、教学准备1.师生准备:阅读学生第一节的课后作业(记录一个你做过的或观察过的实验,写出简要过程及你认为可改进的地方),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和基础等信息,调整教学的难易度、切入点、教学方法等。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引入为什么前人会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回忆上一节:方法、态度、实验、知识积累、科学精神、思维、观察、经济支柱。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明白成功需要很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学会质疑,养成勤于思考的习交流平时思考过的问题学生意识到自己惯。及思考后的行为和结果。其实也常常在思考,而思考后我们应该怎样?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铺垫。生命科学有易引起质疑的条件:研究内容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列举可研究的课题。学生能够感觉到研究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能参与研究。简述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的发展变化,点明实验法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实验是生命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第一节的内容,前人的成就很多都是与实验研究紧密相关的。将关注点从发现问题过渡到下一环节:解决问题。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一、提出疑问二、提出假设三、设计实验四、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它的研究是怎样进行的呢?通过书上例子经历一次科学探究实践。介绍柳条鱼。交流、总结: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阅读书上P9前三个步骤。利用课本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对实验材料柳条鱼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探究兴趣。第一步阅读后你们有哪些疑问?是不是要对所有的疑问都进行研究?提出疑问(三年观察)为什么柳条鱼在4月中旬产仔?等问题。不。有探究价值:有实鼓励学生质疑。知道如何区别对待在头脑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疑实施实验五、分析数据六、结论七、新的疑问了解了柳条鱼4月中旬产仔的原因有何价值?效性、有经济价值、有社会价值、审美价值等。控制产仔时间和数量、养得更好等。问。有了有价值的问题是否就马上进实验室实施实验呢?第二步什么是假设?是否只有这两种假设?第三步通过学科知识迁移,介绍相关实验术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变量设置有何规律?这称为:单一因素变量,有何作用?这称为:多组重复探究,有何作用?反复多次进行同一实验的目的在于确保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可以重现的。课外案例分析:青蛙的听觉器官长在何处?(案例内容:某同学分别切除青蛙的一条至四条腿,观察青蛙对击掌声音的跳跃反射。结提出假设数学中的假设、陈述本例中的假设。不,学生列举其他假设。设计实验(依据假设)。本例讨论分析:1]区分两种假设中的各变量。2]材料选择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如:相近)。3]仪器中变量设置与假设的关系。1]每种假设只含有一个变量。便于观察。2]这个单一变量设置了多个比较组。更精确、更保险、数据更丰富。通过归缪法得出假设和实验设计的自相矛盾呵护学生的各种思维结果。科学探究就应该用科学术语讲授,即使只是一点渗入也好。科学探究给学生提供很广泛的创意空间,但同时应关注科学性: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文字转换为表格能力练习。论:青蛙的听觉器官长在腿上。)不参看P10,将实验设计方法一、二分别由文字转换为表格。评价标准:框架一致即正确。处,明确:1]并不是所有的猜测都可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