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2)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并掌握其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显微镜照片,比较配子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2)通过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新人教版必修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2)通过介绍魏斯曼在理论上对减数分裂的预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精子的形成过程三、教学方法预习测试法分组讨论法讲授点拨法课件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分配比赛小组命制预习测试试卷制作多媒体课件批阅预习测试试卷并给小组计分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预习课前布置预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测试,测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试卷另附)。学生自己阅读分析课本内容,完成预习测试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二.课堂学习导入:复习加提问师:我们给大家介绍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那么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哪几种?师:一般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各种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那么受精卵中染色体数是多少?为什么?师: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那么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应该是多少?师:生物学家魏斯曼曾经在理论上预测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特殊的变化,使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减半。后来人们确实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这样的分裂方式,即减数分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减数分裂的内容。展开: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加教师点评讲授(一)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下面大家请围绕以下问题分组讨论减数分裂的概念。讨论后小组展示,回答正确的小组加分。(1)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是什么?(2)什么时间进行减数分裂?(3)减数分裂有什么特点?(4)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老师评价点拨:(1)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时(3)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4)成熟生殖细胞较体细胞而言染色体数目减半。生: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生:2N,因为有丝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的细胞相同。生:N。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应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应问题。通过复习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有目标地分析总结。(二)以精子的形成为例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下面请大家围绕以下问题继续分组讨论精子的形成。讨论后小组展示,回答正确的小组加分。(1)精子形成的场所是什么?(2)形成精子的原始生殖细胞是什么?(3)总结精子形成的过程及各时期特点。老师评价点拨:(1)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如雄蕊的花药(被子植物),睾丸中的曲细精管(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并用PPT展示雄蕊和睾丸图片,使学生能够更形象理解。(2)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3)精子的形成包括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及精细胞的变形。具体过程通过PPT动态图片展示,并分析总结各时期特点。减I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形成。减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通过PPT图片及文字介绍使学生辨析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几个概念。减I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I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减II间期:没有染色体的复制,时间很短或没有间期。减II前期:没有明显变化。减II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图。通过PPT动态图片展示使学生形象地从细节上把握减数分裂,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并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这一重难点内容。使学生对于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和思路。加强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思考相关新问减II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