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水循环和洋流课时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2.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1.地球上的水主要有陆地水、海洋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8%;大气水分布最广;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沼泽水、土壤水、冰川水、生物水等。2.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是冰川,但目前我们利用的很少。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二、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11.由图1可知,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2.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3.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4.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思考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答案不科学。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探究点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可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少,仅占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1.图中河流补给类型有哪些?最主要的是哪种补给?答案大气降水、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等。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2.哪一种补给是单向的?答案冰川水补给河水。3.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画出示意图。2答案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4.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画出示意图。答案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5.试比较长江、黄河在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四个方面的差异。答案流量:长江>黄河。含沙量:黄河>长江。结冰期:长江无结冰期,黄河有结冰期。汛期:长江汛期较早,且持续时间长;黄河汛期较晚,持续时间较短,且黄河部分河段有凌汛。1.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补给水源补给季节补给结果及原因影响因素中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以我国为例)雨水雨季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在雨季形成汛期降雨量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量较少,仅形成气温高低和积雪量东北地区3春汛永久性冰川融水夏季温度较高的夏季,冰川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温度降低,冰川封冻,河流断流气温高低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全年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地下水全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水文特征要素影响因素流量①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水量多少决定;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水位(汛期)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决定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结冰期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发生凌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河流特征的应用(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