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重点)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1.热带植被(1)热带雨林①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亚马孙河流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地区。②特征: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2)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①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②特征: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2.亚热带植被(1)常绿阔叶林①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②特征:森林植被,四季常绿。(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①分布:地中海气候区。②特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常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3)荒漠植被:植被十分稀疏,植物种类极少。3.温带植被(1)落叶阔叶林: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2)针叶林(又叫泰加林)①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②特征: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3)温带草原①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②特征: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4.寒带植被(1)分布:极地地区、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高山地区(2)特征: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2)太阳辐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减少,形成了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3)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影响大气: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2)影响土壤: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3)影响环境: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1(1)植被就是指植物。()(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A.温带森林B.温带草原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提示](1)×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2)×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3)√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4)×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5)C[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以温带荒漠为主。]植被的分布及特征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问题1(综合思维)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其主要特征有哪些?[提示]探险者游历的应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问题2(区域认知)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提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问题3(地理实践力)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提示]存在。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都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热带雨林。[归纳总结]植被的分布及特征环境为植被的发育、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败的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不同的植被又依赖于不同的特定的环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特征,植被离开了所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不结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的2分布(如下表)。植被类型对应气候景观特征我国的分布森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