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内容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过程与方法】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节有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目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布置课前预习1、科技落后的背景?新中国振兴科技事业的历程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谁、什么时候提出的,有什么意义?3、新时期各个领域的主要科技成就?二、教学过程新授: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新中国科技落后的历史背景:2、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为振兴科技,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①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②建立科研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③壮大科研队伍④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3、课堂交流: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迹,学习从他们身上展示出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的爱国情操和科学精神4、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有哪些科技成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指导学生从原子能、航天器、医学、农业等方面考虑(教参第197页)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完成课前的预习题2、阅读材料,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3、科技体制改革的情况(学生结合课本的有关知识回答)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完成课前的预习题2、“科教兴国”战略的的提出和实施的具体过程(结合课文和教参)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哪些科技成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重要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4、探究:请你查找资料,或访问相关专家,了解目前中国科技领域在哪些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比较的差距?并谈谈你的感想?答案:虽然建国以来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科研经费投入过低、科研人员比例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以及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许多差距。无论是在许多尖端科研领域,还是在与社会生产直接相关的领域,中国科研水平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感想可以围绕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改革教育、重视知识产权的立法和保护等方面来谈。课堂练习:1、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的是(B)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C、“三个面向”的提出D、“向科学进军”的热潮2、阅读下列材料: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中国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在当时,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西方科技严加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跋涉戈壁沙漠,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在研制期间,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主持会议,成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26个部委,20多个省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作。请回答:(1)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2)就材料而言,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们今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