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VIP免费

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_第1页
1/23
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_第2页
2/23
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_第3页
3/23
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一)影响孩子成长的两种教育------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巴林左旗教研室陈晓玲今天我要谈的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教育------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中国人有句话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指的不是这个人的知识多丰富,一个三岁孩子能知道多少东西,一个七岁孩子能有多少知识面,所以这一句话不是指这个人的知识多丰富,而是指这个人的品德和习惯,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有很好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就说:这个孩子长大了错不了。如果我们说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相信大家都会觉得有道理,因为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都是一点一滴慢慢的学习,然后才懂得一些东西,所以说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讲,对社会来讲,国家和民族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教育,我们通常把它分成三大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社会,而是在于家庭。就连人们谈论爱说脏话的人,都很少说这个人他没受过教育,也不说这个人没有进过学校,更不会说这个社会使得他这怎么怎么样,都会说他这人真没家教。没家教就是说,这个家庭没教育好他,为什么家庭教育变成大家指责的对象呢?就是因为它是我们一生成长的基础。在历史上,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无数个卓越的天才,造就了众多的伟人,家庭教育的质量,从大的方面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从小的方面说,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家庭教育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都扮演着家长的角色,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父母都急于希望孩子表现突出,特别是让父母感觉良好。(比如,我们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各种乐器班[电子琴、古筝、笛子、葫芦丝、马头琴]、美术班、英语班、棋社[围棋、象棋、军棋]、课业辅导班、乒乓球)其实这样并没有让孩子学会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感情,许多孩子被动地按照父母希望的样子成长着,他们似乎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学习,而是为了父母的愿望学习。这些都是错误的教育理念,因为这里面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缺少了孩子自己的梦想。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梦想,了解他们自身的感受,这才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应该做的事。了解孩子感觉是用我们的想象力圆一个孩子“不可能”的梦。如果我们仅从基本教育的角度去认知,那么教育的基本素质就应该表现在受教育者的活动量、适应力、反应程度、情绪状况、专注力、注意力、敏感度等是否合格,并且以此来衡量孩子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气质和特质。从教育的方法来讲,“填鸭式”的教育,父母的大包大揽,远不如将智慧科学地转移到孩子身上。过快地将压力加在孩子身上,也是不妥当的,父母应该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开口并允许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们很庆幸,因为人类他是不断地在进步,如果人类越来越往后退,那我们就觉得有危机感,幸好,环境不断地在改变,我们一代跟一代,有不同的想法,我想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孩子他想要追求的是他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来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有自己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有没有达成是我们的事情,孩子的目标有没有达成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跟自己的父母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变化,现的孩子的生活环境更有不同,所以,每一代,他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每一代有不同的生存的目标。每一代生活方式不一样,人类才不断的进步,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方向,我们不要硬性加以规定,但是人呢,免不了对自己的子女有一些期望,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我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一个合格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然而,这都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健康的品德。我们时常将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教育孩子的目的相混淆。我们应让孩子在童年阶段就学得一种自信,确信自己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然后去照着自己的理想生活。良好的品德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之所以强调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无论好坏,都是从小养成的。某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难以戒除。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上,有读书的习惯、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勤练笔的习惯、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上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习惯教育和品德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