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评价案例夷陵区土门初中闵先华一、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写做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3、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4、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18m/s,路程是s=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A.14m/sB.15m/sC.6m/sD.无法确定5、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221vvB.21vvC.21212vvvvD.2121vvvv6、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221vvB.2121vvvvC.21212vvvvD.2121vvvv7、一辆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3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3s,小车在6s内的平均速率为()A.4m/sB.5m/sC.5.5m/sD.6m/s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A.甲比乙的速度大B.甲比乙的速度小C.甲可能比乙的速度大D.由于两个图象不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又没有数据,故无法比较甲、乙速度的大小9、如图1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和(2)B.(2)和(3)C.(2)和(4)D.(1)、(2)、(3)和(4)10、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2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二、填空题:11、某物体沿直线前进,在第1个10s内的位移是50m,第2个10s内的位移是45m.那么此物体在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第2个1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整个2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12、如图3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图1图213、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4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14、观察图5中的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15、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16、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在车次前冠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h________min,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________km/h.17、图6所示为某物体的s—t图象,在第1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s至第3s内物体的速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车次运行区段北京-苏州苏州-北京运行距离Z85/86次北京-苏州Z85次19:35开次日6:55到Z86次19:28开次日6:51到1379km图3图4图5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7(a)、(b)所示。(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