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容说课】本课引言始自一幅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字现场的照片。图下文字充满激情地把学生的思路引领到一百六十余年前的那个屈辱的时刻。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饱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步步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沉沦。本课内容结构是按照时间顺序勾勒出了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01年)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的线索,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历次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一目,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探讨鸦片战争的背景,需要从战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背景入手,在比较中进行思考。“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一目,主要叙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入侵,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根本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鸦片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叙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在被迫开放的中国获得它们战前所期望的巨大市场,因此要求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这次侵华战争在起因、经过、结果等诸方面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而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命名之。“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一目,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及《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创深痛巨的危害。“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目,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点: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2、理解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3、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应条款进行内容和性质、危害等方面的深层次比较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和思考的能力;通过讨论“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义和团运动是否起到了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作用”等问题的探究,结合同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方法:1、联系当时国内国际背景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3、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比较分析异同4、结合史料分析日本侵略对中国的影响,理解中国人民英勇的抗争5、结合世界历史的发展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用心爱心专心2、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体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4、体会人民的抗争精神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5、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中都学过鸦片战争,也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的呢?【推进新课】请大家看课本一幅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字现场的照片。这是一幅令人痛切的“国耻图”,它凝结着多少历史的血泪!一、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1、背景:【共同探究】分析当时中西方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