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热点链接】2020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全年共完成造林706.7万公顷、森林抚育773.3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14.7万公顷。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2.2亿公顷。2019年新增的森林类型主要是什么?提示新增的森林为人工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要植被类型。水平2:根据景观和影像图,归纳主要植被类型的景观特点。水平3: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影响植被的自然环境条件。水平4: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布局植被。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分布规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植被类型,探讨其与环境的关系。一主要植被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2.分类(1)自然植被:是一定地区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有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保存下来的自然植被已经很少。(2)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3.自然植被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分布分类特点森林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亚寒带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草半湿润、热带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原半干旱地区温带草原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荒漠干旱地区热带荒漠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温带荒漠1.判断正误。(1)荒漠不属于植被类型。(×)(2)我国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以草原和荒漠为主。(√)2.在我国江西省某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热带雨林答案A解析江西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否完全对应?提示不是。同一自然植被可能分布在不同气候区,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同一气候区内可以有不同的自然植被,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有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二植被与环境1.地理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植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而环境必然影响到植物的各个方面。(2)植物的形态和生活机能,以及它们的分布等,都非常紧密地依赖于所生活的环境。2.地理环境对分布植被的影响尺度范围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大尺度气候热量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带状分布水分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中尺度地形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出现垂直分带现象3.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某个较小的区域而言,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表面上是植被减少了,而实际上是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地表失去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会发生改变,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于是土壤趋于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1.判断正误。(1)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条件不同,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2)某地植被的破坏,可能会对整个地理环境产生影响。(√)2.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答案A解析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