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考试标准】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学考要求b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并能够阐述成因b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了解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c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理解地球表面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并能够比较主导因素的不同特征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①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②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③自然条件的差异。2.地球表层差异性的特征:④有序性、⑤普遍性。3.4.二、垂直分异规律1.制约出现差异的基本因素:⑫温度和⑬降水随高度变化。2.分布特点:受⑭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三、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方⑮地形、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各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必考b、c)为什么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最突出?提示:这主要是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开阔,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导致由沿海到内陆水分差异,从而形成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的依次更替。[探究归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不仅存在地域分异,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分析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异延伸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规律方向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续表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学以致用]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按照积温、降水分别绘成柱状图。读图完成(1)~(2)题。(1)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①纬度地带分异②干湿度地带分异③垂直地带分异④地方性分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关于图中积温C和年降水量⑤组合地区,推测正确的是()A.可能是热带季雨林带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水热丰富,茶园青青D.青稞为主,牦牛游荡解析第(1)题,图中的从A到F地区积温逐渐减少,说明沿此方向的热量逐渐变差,体现了我国南北方之间的纬度地带分异;从①到⑥地区的年降水量差异显著,体现了距海远近不同,受夏季风影响不同,体现了干湿度地域差异。第(2)题,图中的C地区积温大约6500℃左右,热量丰富;⑤地区的年降水量约850mm,降水量丰富;两个资料组合的数据,最符合我国长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种植水稻、茶叶、柑橘等,C正确。答案(1)A(2)C二、垂直分异规律(必考b、c)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分异规律?为什么?提示: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分异现象。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探究归纳]垂直分异规律模式(以乞力马扎罗山为例)方法点拨: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判读方法(1)判定南北半球:阳坡自然带一般高于阴坡。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3)判断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一般来说,山地海拔越高、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学以致用]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1)有关图中①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